你的情绪谁做主?
2016-04-22 发布:[信息工程学院]李爱骥 点击:12次
情绪是什么?
情绪的概念是由拉丁动词“motere(行动)”而来,表示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趋力,它是个体受到某 种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
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 恐、惊的七情说, 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理论,即: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一般而言,研究者比较认同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情绪,即 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可以看出,四种情绪中,有三种是负面消极情绪,只有一种是正面积极情绪。有人说,人的一生的历史就是一部同消极情绪作斗争的历史,这话应该说有一定道理。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克服消极情绪对人生成功和幸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害。科学家们 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脏病。哈佛大学曾经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和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3倍。
这四种基本情绪的来源?
快乐是一个人期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由于需要得到满足,愿望得以实现,心 理的急迫感和紧张感解除,快乐随之而生。
愤怒是需求受到抑制或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时紧张感增加,有时不能自我控 制,甚至出 现攻击行为。
恐惧是当危险状况出现时,人们企图摆脱和逃避,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所以,恐惧的产生不仅仅由于危 机情景的存在,还与个人应对危机的能力有关。
悲哀是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者梦想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在这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 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 欢、同情等。
我们如何确认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一 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 心境
是具有感染性、相对稳定而且能持续存在的一种情绪状态。我们通常会问自己的朋友“最近心情好吗?”这其实就是在关心朋友的心境状态如 何。当你处在一种心境之下,你就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心境氛围的影响,而以相同的情绪体验来观察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比如,当我们心境情绪好时,看什么东 西都顺眼、顺心,原来不喜欢的人也有了几分姿色,原来看不惯的事也觉得有了几分道理。而当我们心境不好的时候,再好的饭也难以下咽,再好的歌也觉得心烦。 而且,心境的不同会导致对于同样的事物 产生截然相反的情感体验,同样是一轮明月,有的人见月伤感,有的人借月抒怀。心境的持续性表现在它可以连续几个小时、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延长阳光愉快的心境,并尽可能地缩短那些悲伤、不安、恐惧等不良心境存在的时间。
2.激情
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反应。暴跳如雷、捶胸顿足、勃然大怒、喜极而泣等都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儒林外史》讲了个范进中举的故事,当穷困潦倒的范进看见红榜上写着自己的大名时,突然“噫嘻”一声,拍拍手掌说道:“哇呀!我……我中了!”话音刚落便向后一倒,晕了过去。范进高兴得发了疯之后,幸 亏他老丈人的手狠才把他打得清醒了过来。美国体操选手雷顿本来是替补队员,意外地荣获奥运会冠军后兴奋得发了疯,只见她一会儿双手抱头;一会儿仰天长啸; 一会儿又匍伏在地,久久不动。她手足无措,不知用什么方式来尽吐心中的快意。可见,无论是高兴还是悲哀都注意不要过度,在激情的状态下,要避免过分的冲 动,要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
3.应激
是在意外或突如其来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例如,当人面临抢劫、事故等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速、腿脚颤抖、瞠目血压上升等。应激是人的正常生理与情绪反应,但这种反应不能过长,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克服失败的情绪
失败的人有许多特征,在情绪上的特征就是:对未来恐惧,对现在抱怨,对过去悔恨。
1、 恐惧——拒绝未来的阳光
恐惧源于无知,凡是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或我们的思维没有感受过的没有预料到的东西,都会增强人体的应 激,当应激增强到能被个体意识到时就是恐惧,意识不到时就是焦虑,焦虑通过仪器可检测到。所以恐惧本身是客观的情绪,是有保护意义的,发挥着防御功能。
人 的恐惧与动物的恐惧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动物的恐惧都有真实的对象,而人可以对心中的事物、对未来产生恐惧,此时恐惧已经是主观的,变成了一种认知,而不仅 仅是一种情绪。也就是动物的恐惧在事发之时,人的恐惧在事发之前。正是这个原因,恐惧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是第一失败情绪,怕字当头,必然行动不自由、不彻底,或者干脆取消一切行动。其实未来与现实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恐惧拒绝整个未来,而不分有利面还是不利面。
伏尔泰说动物有两点 值得羡慕:一是无知,即他们对未来的不幸或困难毫无所知,二是评价,人对它们的描述它们无从理解。而这两点恰恰是人最最在意的,为确保万无一失或者说保全 面子的最可靠保证,就是不行动,说到底害怕失败就是害怕丢面子罢了。仅仅是想成功的人每每被理想的风帆所鼓动,可一想到失败后可能出现的现实境遇,还是偃 旗息鼓算了。从这一点说,那些一定要成功的人反而进化得迟缓得一点。心理学家用试验证实,很多人摔了跤后,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看哪儿摔着了, 而是扭头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尤其是有没有熟人,这跟对儿童的观察一模一样,小孩子摔倒了,先昂起头看看有没有爸爸妈妈,如果有就“哇”地一声大哭,没有就 自己爬起来,但小孩想的不是面子而是撒娇而是寻求支持。
客观的恐惧是免不了的,一个人可以摧毁心中的一切,只要他活着,他就无法摧毁恐惧。 一个智慧再高的人看到吐芯的巨蟒照样恐惧,看到从未见过的天外来客照样恐惧。但主观的恐惧是可以通过丰富经验和提高认知而消除的。丰富经验就是越怕行动越要行动,否则从何处积累经验?纵观成功人士,他们不是比你“会” 做,而是比你“敢”做,他们坚定的信念、强烈而清晰的目标能抵挡一切恐惧。
美国有个名为琼斯的新闻记者,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德斯,琼斯大吃一惊,连忙说“不行不行,他根本就不认识我。”在场的一个记者拿起电话就拨通对方秘书办公室:“你好,我是明星报的记者琼斯,我奉命采访布兰德斯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琼斯一听吓坏了,在旁边 恨得大骂:“你怎么提我的名字?!”这时电话里已传出声音:“一点十五分,请准时。”“琼斯先生,你的约会安排好了。”同事滑稽地耸了耸肩,而琼斯一下子愣住了。“那一刻是我二十几年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成名以后的琼斯总在说那一句话。
如何脱离恐惧是每个追求成功的人都在思考和解答的问题,它是人性丰满的标志。尼采说:“一项重大成果完成之后便属于人类了,而对自己来说只不过是把 他从失败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现在我终于输得起了。”这种输得起是自己挣来的,他们一开始就把失败考虑进去,并准备好承受一切挫折,他们深信小石 子不可能 把一个人送上山巅,可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在希望幸运之神先给他们一大笔,然后再向别人炫耀他能输得起。他们一辈子都奢望着模糊的美景,偶而还会心血来潮, 当一出手就碰壁时,他们惊惶失措,如临大敌,像山顶洞人突然看到冒着白烟的火车。
失败者的心理只有一个:畏惧就是一切,
他们的准则也只有一个:坚决不付出行动,
他们的进程更只有一个:誓将失败进行到底。
2、抱怨——制造今天的乌云
不管种族、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如何,只要与人进行社会交往,就会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意见分歧、矛盾冲突和妥协让步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每个人几乎面临着同样的生活挑战,不存在谁比谁更倒霉,谁比谁更不幸。倒霉都是自己的,幸运都是别人的,而恰恰相反那些抱怨之人在外表看都是健康的人,甚至比别人更健壮,只是他们从来没听过另一种声音,比如单亲家庭的声音,遗传重负家庭的声音,恶劣生存环境下的声音……
根据瞬间与过程原理以及因果原理,在任何情况下你对任何状况的不满意,都是你在那上面付出不足,都是因为过去,而不是你抱怨的现在。你抱怨健康不好说明你过去在身体上投入不足,你抱怨人际关系不好说明你过去对别人关注不足,你抱怨知识水平太低说明你过去学习不足,你抱怨自己没有经验说明你过去经历不足,你抱怨自己收入太低说明你过去没有对大量的顾客进行服务,你抱怨自己 无法突破人生瓶颈说明你过去的资讯已经用尽枯竭,你抱怨自己总是心情不好说明你根本没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那些抱怨的人抱怨周围的一切,晴天 时抱怨怎么不下雨,下雨了抱怨天还不晴,反正黑暗总是跟随着自己,而从不问自己给周围带来多少光明,这种思想的本质实则是不劳而获。
当不劳而获不 可能时,就出现了一大批吹毛求疵的抱怨者。是树就会有虫子,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本是无可抱怨的,可抱怨者就是要一天到晚盯着虫子看,盯着虫子想。一位德国 作 家说过:如果仅仅致力于发现一个伟人或一个伟大时代的瑕疵,这是一种极为可悲的人格。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更形象:不能燃烧的东西冒烟却很粗。这种人到哪里 都排烟放毒制造污染,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远离他们!
3、悔恨——追拥过去的阴影
悔恨就是后悔和痛恨,就是对自己已经做过的 事希望它没发生,并且痛恨自己“犯了错误”,没有按照现在所确信的最佳途径去发生。恐惧是恐惧一切,抱怨是抱怨别人,悔恨是悔恨自己,这是前两者的必然结 果,是一种更不幸的状态。
从恐惧未发生的事,到抱怨正在发生的事,到悔恨已发生的事,一个人彻底地将自己送回到死亡的过去,他们一辈子像树 根一样过着没有阳光的生活。悔恨之中,现在、未来都错过,剩下来的只是悔恨之余的更加恐惧,这成了无可扼止的循环,永远不能中止恐惧,也永远不能结束悔 恨。他们永远在错位之中,工作的时候 想的是昨天下班的事,睡觉时想的是工作的事。没有哪一刻他是真实地活着,他的心思完全盘踞在过去的某个记忆中和记忆边缘的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憧憬中。他们没有现在,他们坚守着以往的习惯,哀悼着以往的厄运。
“犯错误”是人的思维的正常活动,在没有找到真实规律之前,一切思维活动都可以是错 误,可偏偏有人追求一辈子不犯错误,其结果是一辈子不行动,却又一辈子事后诸葛亮。法拉弟说就是最成功的科学家,在他每十个希望和初步结论中,能实现的也不到一个。这有什么好悔恨的呢?
三大失败情绪最终 把一个人变成空虚无聊、无所事事而又浮躁不安的人,他们像一只木块在大海里漂浮。爱尔维修甚至认为,正是因为人们空虚无聊,人们才变得无比残忍,缺乏人性。可以说:
只有一种恐惧是必须的,那就是恐惧今生无所事事;
只有一种抱怨是必须的,那就是抱怨自己还不够勤奋;
只有一种悔恨是必须的,那就是做了不道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