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工程

“学科交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郑新奇

2022-09-06     发布:信息工程学院    点击:429

第29届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业界学者群贤毕至,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思维火花。

  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是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的“招牌”活动,在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学界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地理信息科技赋能城乡协同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多位代表在会议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级“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还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研项目、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等。“一流引领、虚实深融、集体成才”的地理信息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政策变革的过程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走在了前列。在会议间隙,《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郑新奇。

  教学改革:软硬件与学科全面升级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科技和产业的变革蓄势待发,一系列新需求、新技术应运而生,新兴方向人才紧缺,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从2015年就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成立了省部级的国土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遥感应用中心以及校级虚拟仿真实验室、3D打印重点实验室等。学院希望把新的技术融合进教学当中,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支撑,这也正迎合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重要需求。

  首先推进的是硬件方面的改革。旧的软件使用不方便,学院进行采购,为学生们提供新版的正版软件;旧的实验室条件较差,学校大手笔投资,从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和集约化改造。改造后的实验室焕然一新,智能化的系统便于操控,在学生之间反响非常好。郑新奇说:“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当年的系主任给我们每个研究生发了一个收录机,那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自己买一个舍不得,所以得到了就非常高兴,也大大促进了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也想给学生们改善条件。我们搭台子,学生才能唱戏;我们为他们投入,他们才能更好地发展。”

  郑新奇在读大四的时候,曾经在学校听了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作报告,这使他发现计算机在地理学方面的作用,进而产生兴趣去学习。学生时期的经历让郑新奇认识到开阔眼界的重要性,因此,他非常支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信息工程学院时常会邀请专家做一些学术报告,或者组织学术会议,让大家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学院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鼓励学生们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

  除了软硬件的升级、学术资源的汇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信息工程学院还审时度势、慎重考量,不断改善和升级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地理信息科学也不断演变出新的内涵。这些技术在地学各个领域的应用中都能有一席之地,因此,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纷纷来和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交叉”。在这样的情形下,学院也综合考虑了社会的需要、学科的发展前景等,不断进行了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更新,淘汰老的、形成新的。

  目前信息工程学院的7个本科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科学均被评为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正在建设的还有两个新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学科交叉:“考虑其中的变与不变”

  在近些年的高校改革中,学科交叉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度成为许多高校设置新学科的热门选择,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有观点提出,目前人工智能等技术还不成熟,高校进行课程设置也难有前例用以参考,那么对于诸多高校来说,盲目跟风追求新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可能成为一块“空招牌”。

  谈及这个问题,郑新奇表示,新专业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它的出现有一个自然的演化过程,是顺应社会需求而生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出现新专业就要赶第一波风潮,设置新专业还需要慎重地去考虑。拿人工智能来举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2019年开始申报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一方面已经经过了几年的计划和考虑,另一方面也是认为,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人工智能这个词有时会被滥用,导致人们看到这个词会担心是在蹭热点。但是,从目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智能化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人工智能只是它的一个名字而已。”郑新奇说,“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词汇可能会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出一个新词就设置一个新专业,我们要考虑其中的变与不变。”

  变是什么?不变又是什么?郑新奇用了一些例子来解释:“地理信息科学的教育,许多基础的东西是不变的,比如数学知识,这是你必须要去学的。人工智能就需要数学模型的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具体的算法会改变,但是基础的规则却是不变的。”除了数学知识等基础知识,郑新奇还指出,理想力、学习力、坚持力、抗逆力思考方式等等都是地学教育需要的不变的内容。“我们设置新专业也是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能力来的。当你有了知识基础、了解各种算法、具备各种能力,将来工作中遇到新的变化也就不会害怕,都能应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做的是地学的人工智能、地学的大数据,有自己特色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我们就是看好了这是当代的需求、专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进行学科交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郑新奇说。“两个新专业将进一步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特点。”

  科研活动:面向国家需求参与重大决策

  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带来的效果是可观的,学生们提升了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又能将自己的知识和研究应用于社会实际。在这次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上,一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生、学者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在城乡协同方面,我们主要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和居民点的协调,一是绿基(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郑新奇说,“我们有四个大的学术团队,研究大数据、遥感地学应用、超算和智能分析,来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对于国家的大的国土规划和空间规划,我们给它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和方案支持。近些年我们在服务政府决策、发表科研文章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2006年开始,信息工程学院的团队参与起草了我国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行业标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 1018-2008),文件在2008年发布,之后还参与起草了关于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标准。“我们的集约用地研究,从开发区到城镇、农村、教育用地等,越做越细,逐渐形成一种理论体系,服务于政府管理的一种技术方案,政府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这些技术方案指导全国的相关工作。”

  郑新奇说:“2017年的时候,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参与了编制前期研究。我们从2010年开始收集分析的全国的众多数据,包括各行各业的、人文社科的、自然科学的、灾害的等,来帮助政府分析,做出一套指标的分配图,分析出影响区域里的短板是什么、长板是什么,指出这个地方应该怎样去发展,这个区域应该怎样开发。这就是数据赋能政府决策。”

  郑新奇表示,学校的研究团队最近在面向国际大科学计划做一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就特别有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矿山资源的评价预测以及地球的演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等,都要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团队的研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科研及发展需求。

  未来规划: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谈及学院下一步的规划,郑新奇表示,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十二五”时期的1.0到“十三五”的2.0、再到“十四五”的3.0,最初的升级计划主要围绕教学,2.0则是以教学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到现在的3.0发展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情况。遵循这个思路,信息工程学院正在研究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其中主要是虚拟化教学。今年4月,“理工交叉的地理信息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就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启动,这是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之一,郑新奇就是这个虚拟教研室的主任。

  “现在全国有十几个高校在我们的教研室里搞研讨、搞活动,把这个模式辐射到全国更多的高校,和他们一块去培养人才,创建一些新的模式,把现在一些成功的经验辐射到其他地方,这是一个大计划。其中一个标志性的,是我们要建一个‘云班’,实际上就是把我们每一个学校的学生优选一些,这些学生构成一个虚拟的班级来培养,这样就形成一个跨层次、跨地域的虚拟的班级。”郑新奇表示。

  研究生培养方面,信息工程学院正在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学院鼓励研究生们面向国家的重大事项和社会的重要需求进行学习和研究。此外,信息工程学院还在积极推进交叉学科的建设,2022年入选了学校首批学科交叉博士生试点培养团队。由于在地学领域的诸多方面,地理信息科技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主动来与地理信息科技“交叉”的学科很多。

  “关于学科交叉,我们正在跟一些学院合作,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大计划里面去,更好地进行社会服务,助力包括城乡协同等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助力我们专业、学科、教师、学生等获得更好的发展。”郑新奇说。



转载自《中国矿业报》